但聽屠門夜半聲
- 林月
- Jun 25
- 3 min read
千百年來碗裏羹 怨深似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聽屠門夜半聲 ——願雲禪師《戒殺詩》
筆者不吃動物至今九年,推廣素食也九年,佛門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首詩,大概就是這一首願雲禪師的《戒殺詩》。
我們一直以來吃的很多所謂「食物」,首先其實不是食物,而是「有情眾生的屍塊」。按佛家三世六道輪迴之說,這些有情眾生可能都是我們過往生的父母兄妹親朋眷屬,乃至是「未來諸佛」,只是今世以「動物」的形態與我們重逢。可惜因為無明貪愛這對煩惱父母,浪漫重逢變為美味飯餸,我們付錢請人殺牠們、然後自己買牠們、煮牠們、吃牠們,而且甘之如飴,還要公諸同好。
我們認不出牠們,當然牠們也認不出我們——牠們一心只想找出屠門之中的逃生門。怨恨、憤怒、沮喪、無奈、委屈、悲傷、絕望⋯⋯無限的負能量就是我們天天吃的所謂「食物」的食糧。值得留意的是,這些負能量並非只在動物被屠殺的一刹那產生。在現代工業化畜牧業(Factory Farming)之中,從繁殖、出生、成長、起居、運輸⋯⋯基本上每一個大大小小的環節,都名副其實「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」,痛與苦皆無處不在。血淺命終那一刻,反而可能卻是今世圓報解脫之時。
我們對上一次感到怨恨、憤怒、沮喪、無奈、委屈、悲傷、絕望⋯⋯是甚麼時候?這些負能量在世界之中,又是否隨處可見?飲食界近年流行的一種說法:You are what you eat(吃進甚麼,成為甚麼),可說是因果法則的完美示範。我們天天付錢支持一些「負能量生產商」(如肉檔、屠房、畜牧業),接着再一口一口將它們放進自己的身體,然後說不想有這些負能量⋯⋯如此這般,其實,我們真的相信因果嗎?
別說「夜半聲」,相信只要是來自屠房的聲與腥,哪管日與夜,基本上我們都不會聽、不願聞;甚至很可能連哪裏有屠房,也沒有多少人知道。披頭四樂隊(Beatles)成員保羅麥卡尼(Paul McCartney)是一位致力推廣動物保護的素食者,他有一句名言:
If slaughterhouses had glass walls, everyone would be vegetarian. (如果屠房外牆是由玻璃建造的,大家都會吃素)
表面上看似很有道理,可是細心想想,筆者卻有另一種想法。因為屠房統統處於極為偏遠、杳無人煙之地,所以外牆是玻璃造的也好,石屎造的也好,甚至就算是完全沒有牆的「開放式屠房」都好,其實也不會有人知道,不會有人關心。就算真的有一座「玻璃屠房」,而且就建於熙來攘往的中環鬧市當中,結果真的會是大家都不再吃動物了嗎?結果可能只是很多人都不會再去中環罷了。沒錯,見其生,不忍見其死,那麼不如不見,便甚麼生死都了了。

我們天生善於逃避痛苦,佛家智慧卻偏偏反人性而行,宣示「四聖諦」:苦、集、滅、道——並以「苦」為先。因為知苦,方能脫苦。「離苦,得樂」,據聞是佛家的終極目標。而我們內心的苦和世界的苦,其實都與「動物」的苦環環相扣,互為因果。假如我們繼續對於恆河沙數動物的難以言喻之苦,不聞不問,視若無睹,個人和社會都不作出任何改變,那麼面前等待我們的,就只會是更毒的病毒、更大的天災,以及更苦的人生。
在資訊發達的今天,走進屠場其實也不用理它是甚麼牆。只要願意放下自己心中那道牆,打開心窗,然後再打開電腦之中的視窗,自然聲聲入耳。
經典免費紀錄片推薦:
《Dominion》:https://www.dominionmovement.com
《Earthlings》:http://www.nationearth.com
(2025年6月25日刊於《佛門網》)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