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螺與瘡的故事

© 圖蟲創意
© 圖蟲創意

高中畢業後,陽師父回到小城,先後在母校——同善堂及培道中學小學部執教。師父曾經申請到大學,卻因學校誠意挽留,她也熱愛教書,便放棄了升學的機會。


面對愛搗蛋、無心向學或專注力較差的學生,師父總有辦法提起他們的興趣,她會給孩子委派一些任務,讓他們有發揮所長、表現自己的機會,任務完成後也必定給予嘉許和肯定。漸漸地,孩子們的行為和學習態度,都有了顯著的改變。


甘幾卅歲的那些年,師父做過很多不同的行業。她開過補習班、糖水舖,賣過字畫,當過導遊,也曾做過些小本生意。


有一段時間,師父背部脊椎旁長了一粒瘡,偶爾隱隱作痛,看過醫生、服過藥便沒事了。出家後,在溫哥華寶林時,同處又冒出一粒瘡,起初不以為意,漸漸地瘡越長越大,越來越痛,不得不去看醫生。


那天,診所內只有一位女醫生,其他人都出外吃午飯了。醫生細心檢查後說必須馬上做手術,有醫護經驗的傑師父便捲起衣袖充當助手。醫生先在患處做局部麻醉,就在下刀的一剎那,瘡裏的膿血噴濺到醫生臉上,但她沒有露出半點難色,抹乾淨後,繼續小心翼翼地將瘡挖出。


師父曾回憶道:「手術後,麻醉藥的藥力很快退去,從診所到停車場才幾步路,但我已痛得舉步維艱。」患處有一個雞蛋大小的坑洞,日日要洗傷口。那粒瘡被放入裝了清水的玻璃瓶內,乍看之下,酷似一塊螺肉。師父自嘲是現眼報。


未出家前,師父曾投資東風螺的生意,由村民捕捉東風螺,將肉挑出灼熟,急凍運往韓國。當時生意做得紅火,村民的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。唯沙灘上,數之不盡的螺殼堆成了一座座山丘。


經受瘡的痛,師父更肯定了因果絲毫不爽的事實。


大覺福行中心住持

傳燈法師


(2025年6月19日刊於《溫暖人間》674期)

Comments


Subscribe Form

Thanks for subscribing!

© 2020–2025 不吃動物的人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