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十二月,古稱臘月,取其「新舊交接」之意。因遠古以獵獸捕食,故於年終時份選一天以所獵物產酬祭天神及祖先,感念先靈庇護一年的平安。漢代規定「冬至後三戌為臘,臘祭百神」,因每年的曆法差距,故每年的臘日也不相同,至於什麼時候開始定在初八日為祭日已無從稽考,但相信與佛教傳入有關。
佛教在東漢傳到華北,最初只受皇室供奉,加上缺乏經像法器,弘法事業仍處於模糊階段,一般信徒對佛菩薩的認知有限,以訛傳訛之產生不同的習慣。唐宋年代,佛教漸漸普及到民間,當時寺院依據《譬喻經》的記載,以十二月初八為佛誕日,「都城諸大寺。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,謂之臘八粥。」其時,僧廚於初七日準備雜米、雜豆等食材,當晚落煲以微火燉製,至天光前煮好,奉於佛前供養,其餘則施予信徒與貧苦大眾,與眾結緣,可知臘八粥原是為佛陀祝壽的特色食品。隨着佛典傳譯已相當完善,明清之後,漢地將浴佛節改到四月八,但保留臘八供佛的習俗,配合民間臘月祭神拜祖的傳統,寺院也在這天酬謝佛恩,施粥供眾,後來再以「牧女獻糜」的典故作詮釋,就成為今天理解的臘八節了。
臘八粥又叫佛粥、七寶五味粥、紅糟等,食材與烹煮均無特定規則,一般以大米、黃米、高梁米、薏米、雜豆、蔬食、核桃、杏仁、多種乾果等混合餚製成粥,當然也視乎地區物產資源而增減。早期,為配合早上供佛的關係,臘八粥同時是早齋食品,以鹹食為主。普及以後,亦有改以糖調煮,作為午後小食或夜宵食品。不論臘八粥是鹹食或甜食,就觀察所得,臘八粥必以紅豆主料,藉此將粥品染成淡紅,增添喜慶感。
寺院在臘月供佛的禮儀與中國傳統年終歲祭的意義與時間相若,於是又反過來影響到民眾直接以臘八日祭祀。在清代,皇宮與室於這天煮粥施贈官員及侍婢,同時佈施寺院及民眾,廣結善緣;至於民間,因臘八粥易於烹製,尋常百姓也樂於仿效,除供佛祭祖外,也結合地方文化,演變成獨特的民俗風俗。例如,華東就流行臘八日由晚輩送粥給長者、或新外父送粥給新女婿,好為他們祈福討運。
除臘八粥外,經過長期的文化融和,也衍生出臘八飯、臘八麵和臘八豆腐等菜式。亦有地區會在這天釀製臘八酒或醃製臘八蒜等作養生食品,延伸的飲食文化,蔚為可觀。
香港史學會總監及大學講師
鄧家宙博士
(2020年1月23日刊於《温暖人間》524期)
Commenti